紅三葉,也叫做紅車軸草、紅荷蘭翹搖,拉丁名:Trifolium pratense 是豆科車軸草屬的草本植物,原產于小亞西亞及歐洲西南部,是歐洲、美國東部、新西蘭等海洋性氣候地區的最重要的牧草之一。在我國云南、貴州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四川、新疆等省、自治區都有栽培,并有野生狀態分布。紅三葉適宜在我國亞熱帶高山低溫多雨地區種植。紅三葉有許多適應不同環境的優良品種,各地可因地制宜選用。
整地
土壤耕作與施肥紅三葉忌連作,不耐水淹。在同一塊土地上最少要經過4~6年后才能再種,易積水地塊要開溝,以利隨時排水。喜在土層深厚,肥沃,中性或微酸性土地上生長,適宜pH值為6~7,在肥沃的粘壤土上生長最佳。紅三葉種子細小,幼苗出土為差,播種地要進行深翻細整,使耕層疏松,土塊細碎,以利出苗。耕地要于上年前作收獲后及時翻耕,滅茬除草,蓄水保墑,翌年播種。灌區要灌足冬水,結合深耕整地施足底肥,每畝施有機肥料1500~2500千克,過磷酸鈣20~30千克。種子田在播種時再適當加施速效氮肥。
播種
用于種子田的種子,要采用國家或省牧草種子質量標準規定的I級種子,進行牧草生產的種子,可采用Ⅰ、Ⅱ、Ⅲ級種子均可。播種期,在溫暖濕潤地區,以秋播為好,在海拔較高的地區以春、夏季播種為佳,秋播的要使幼苗在冬前有1個月以上的生長期。播種方法可條播,也可以撒播、混播和單播。種子田要單播、條播,行距30~40厘米;收草或放牧地,可撒播和條播,行距20~30厘米。播種后要耱地鎮壓。種子田每畝播種量0.4~0.5千克,用草地每畝0.6~0.75千克。播種深度1~2厘米。原則是土壤墑情差,整地質量低,播種量要大,覆土要深,反之則小、淺,播種過深,會使貯存于種子中的營養物質消耗殆盡而難以出苗。紅三葉與禾本科牧草混播時,在較高寒而濕潤地區,宜與貓尾草配合效果較好;在溫暖濕潤地區,宜與多年生黑麥草混播,在溫暖而稍干旱地區,則與雞腳草混播較好?;觳ケ壤?,一般為1:1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