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日草,別名:百日菊、步登高、步步高、火球花、秋羅。為直立性一年生草本,株高40-120厘米,莖桿有毛。側枝呈杈狀分枝。葉對生、無柄、卵圓形,夏秋開花,頭狀花序單生枝頂,花徑約10厘米,管狀花黃紫褐色,舌狀花除藍色外,各色均有。瘦果、種子千粒重2.8-11克。適宜播種于花壇、花鏡,矮生種可盆栽。百日草也是優良的切花材料。
名稱:百日草
學名:zinnia elegans
英文名:Common Zinnia
別名:百日菊、步步高、火球花、五色梅、對葉梅、秋羅、步登高、狀元紅
科屬:菊科 百日草屬(Zinnia L.)
類別:為一年生草本花卉
株高:25--120cm
花期:7-10月
花色:除藍色系外,紅、黃、粉、紫色、白色、綠色
產地分布:原產北美墨西哥高原。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。
百日草原產北美、墨西哥等地,喜溫暖,不耐寒。宜陽光充足,在長日照條件下舌狀花增多。耐干旱、忌連作。要求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的土壤。[1] 百日草為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國花。同屬約15種植物。
園林用途:花壇、花帶、切花
為一年生草本,植株高度40一100cm,有剛毛。直立性強,莖被短毛,葉對生,無柄,有短刺毛,卵圓形至橢圓形,葉基抱莖,全緣,長4~10cm,寬2.5~5cm。頭狀花序頂生,直徑5~15cm,具長花梗。舌狀花多輪,倒卵形,近扁盤狀,頂端稍向后翻卷,有黃、紅、白、紫等色;管狀花頂端5裂,黃色或橙黃色,花柱二裂或有斑紋,或瓣基有色斑?;ㄆ?—10月。栽培品種可分為大輪型、中輪型和小輪型三類。舌狀花所結瘦果廣卵形至瓶形,頂端尖,中部微凹;管狀花所結果橢圓形,較扁平,形較小,瘦果,種子千位重5-9克,壽命3年?;ㄆ?-9月,果熟期8-10月。
品種類型很多,一般分為:大花高莖類型株高90~12Ocm分枝少、中花中莖類型株高50一6Ocm分枝較多、小花叢生類型株高僅4Ocm分枝多。按花型常為大花重瓣型,紐扣型、鴕羽型、大麗花型、斑紋型、低矮型。
喜溫暖、不耐寒、怕酷暑、性強健、耐干旱、耐瘠薄、忌連作。根深莖硬不易倒伏。宜在肥沃深土層土壤中生長。生長期適溫15~30°C,適合北方栽培。矮型種在炎熱地區,宜植輕蔭處,同屬約有20種,如小百日草、細葉百日草等。
百日草原產墨西哥,性強健,耐干旱、喜陽光,喜肥沃深厚的土壤。忌酷暑。在夏季陰雨、排水不良的情況下生長不良。
春播于3-4月進行,4-5片葉時移植,株距10厘米。6月初定植,株行距30×30厘米。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。7月至霜降開花。百日草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,但因氣溫過高,且多陣雨,應注意防護遮蔭。
百日草秧苗在生長后期非常容易徒長,為防止徒長,一是適當降低溫度,加大通風量;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,加大株行距;三是摘心,促進腋芽生長。一般在株高10厘米左右時進行,留下2-4對真葉摘心。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,常在摘心后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。不徒長的苗露地栽培,如果為了限制高度也要摘心。定植前5-7天放大風煉苗以適應露地環境條件。
百日草可采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。因它是相對的短日照植物,日照長于14小時,開花推遲,播種到開花需70天,且舌狀花多;日照短于12小時,則開花提前,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,但以管狀花較多。另外,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。
藥材基源:為菊科植物百日菊的全草。
采收和儲藏:春、夏季采收,鮮用或切段曬干。
化學成份:1.從葉中分得哈阿格百日菊內酯(haageano-tide);2.花中分得山柰酚-3-O-β-D-葡萄糖甙(kaempferol-3-O-β-D-glucoside),槲皮素-3-O-β-D-葡萄糖甙(quercetin-3-O-β-D-gluco-side),芹菜素-7-O-β-D-葡萄糖甙(apigenin-7-O-β-D-glucoside),芹菜素-4′-O-β-D-葡萄糖甙(apigenin-4′-O-β-D-glucoside),山柰酚-3-木糖甙-7-葡萄糖甙(kaempferol-3-xyloside-7-glucoside),木犀草素-7-葡萄糖甙(luteolin-7-glucoside),乙?;氖杠嚲账?3,5-二葡萄糖甙(acetylated cyanidin-3,5-diglucoside),乙?;奶慵y天竺素3,5-二葡萄糖甙(acetvlated pelargonidin-3,5-digluco-side);3.種子油的主要成分為棕櫚酸(palmitic acid)22.3%,硬脂酸(stearic acid)3.8%,油酸 (Oleic acid )39.7%和亞油酸 (linoleicacid)25.2% 。另報道含有皂甙類(saponins)化合物。
性味:味苦;辛;性涼
功能主治:清熱;利濕;解毒。主濕熱痢疾;淋證;乳癰;癤腫
用法用量:內服:煎湯,15-30g。外用:知審理,鮮品搗敷。
以種子繁殖為主,也可扦插繁殖。
種子繁殖宜春播,一般在4月中下旬進行,發芽適溫為15-20℃。它的種子具嫌光性,播種后應覆土、澆水、保濕,約1周后發芽出苗。發芽率一般在60%左右。在小滿至夏至期間,結合摘心(4一5片摘心)、修剪,選擇健壯枝條,剪取10~15厘米長的一段嫩枝作插穗,去掉下部葉片,留上部的兩枚葉片,插入細河沙中,經常噴水,適當遮陰,約2周后即可生根。定植成活后,在養苗期施肥不必太勤,一般每月施一次液肥。接近開花期可多施追肥,每隔5~7天施一次液肥,直至花盛開。當苗高達10厘米時,留2對葉片,攔頭摘心,促其萌發側枝。當側枝長到2~3對葉片時,留2對葉片,第二次摘心。這樣做,能使株形蓬大、開花繁多。春播后經過70天即可開花。百日菊為枝頂開花,當花殘敗時,要及時從花莖基部留下2對葉片剪去殘花,以在切口的葉腋處誘生新的枝梢。修剪后要勤澆水,并且追肥2~3次,可以將開花日期延長到霜降之前。雨季前成熟的第一批種子品質較好,應及時采收留種。播種苗4-6片葉時定植于10-12厘米盆。
播種前,土壤和種子要經過嚴格的消毒處理,以防生長期出現病蟲害。
播種在4月上旬至6月下旬均可,種子消毒用1%高錳酸鉀液浸種30分鐘,基質用腐葉土2份、河沙1份、泥炭2份、珍珠巖2份混合配制而成,可用0.05%高錳酸鉀或1000倍甲醛消毒,土壤可采用高溫熏蒸法,殺死其中的病菌、害蟲及草種。播前基質濕潤后點播,百日草為嫌光性花種,播種后須覆蓋一層蛭石。在21~23℃溫度時,3~5天即可發芽,發芽期不需要光照,發芽后苗床保持50%~60%的含水量,不能太濕,以免爛根或發生猝倒病。
播種時間根據所需開花時間而定。一般提前2-3個月于溫室播種。露地直播宜在早春嚴寒過后,否則幼苗發育不良;如秋季花壇使用,宜在夏季播種。百日草種子為嫌光性種,播種后覆土要厚密,以提高發芽率。
春季3-4月份進行。每克種子120-130粒,發芽適溫21-25℃,播后,7-10天發芽,發芽率為60%。播種至開花因品種不同,從45-75天。春播于3-4月進行,4-5片葉時移植,株距10厘米。6月初定植,株行距30×30厘米。生長期間每10天施一次10倍人糞尿液。7月至霜降開花。百日草也可利用夏季側枝扦插繁殖,但因氣溫過高,且多陣雨,應注意防護遮蔭。
幼苗長出1片真葉后,分苗移栽一次,百日草根系不發達,側根較少,一般在2片真葉時移栽定植上盆,移栽時應帶土,移栽的基質應疏松、肥沃、排水良好,可用塘泥3份、腐葉土1份、腐熟堆廄肥1份配制而成,栽植深度在子葉下0.5厘米處,栽后輕壓土,澆足水。矮化種株行距3O厘米,高莖種50厘米。定植后每月施一次葉肥(腐熟醬渣等)。為促使植株矮化、分枝多,還可在苗期噴施B9100-500倍液。
多次摘心。矮生百日草要多次摘心,第一次在6葉時,留4片葉摘心,共摘心2~3次,每次摘心后施磷酸二氫鉀,特別是現蕾到開花,每5~7天要噴一次0.2%磷酸二氫鉀。施肥防病。植株生長穩定后,應保持土壤濕潤,夏季早晚各澆一次水,幼苗期每隔5~7天施一次200毫克/升的氮肥和有機液肥,施2~3次后改用復合肥,盛夏季節宜施用薄肥,以肥代水。
扦插繁殖一般在 6-7月份進行。利用百日菊側枝剪取長10厘米,插入沙床,插后15-20天生根,25天后可盆栽。由于扦插苗生長不整齊,操作麻煩,實際應用不普遍。
百日草發芽適溫為22-25℃,4~6天可發芽。在播種過程中,百日草要求排水良好、疏松、肥沃的土壤環境。播種時應稍加覆土,并置于避光處,待長出真葉后要立即移植。百日草生長極快,容易徒長,所以要及時摘心,促發腋芽生長,使其花株粗壯,座花率高。
從播種到開花只需60天,此時的花則以管狀花較多。開花前多追肥(化肥、腐熟有機肥等),一般5-7天一次,直至開花?;ê蠹皶r將殘花從花莖基部(留2對葉)剪去,修剪后追肥2-3次,保證植株生長所需的水肥,以延長整體花期。百日草不耐酷暑,迸人8月會出現開花稀少、花朵較小的現象,需加強灌溉,防治紅蜘蛛。如此至9月可正常開花、結實。夏季可用側枝扦插,2周后生根,成活率高。百日草不耐酷暑,進入8月會出現開花稀少、花朵較小的現象,需加強灌溉,防治紅蜘蛛。如此至9月可正常開花、結實。
由于百日草為相對短日照植物,因此可采取調控日照長度的方法調控花期。當日照長于14小時時,開花將會推遲,從播種到開花大約需要70天,此時的舌狀花會明顯增多;而當日照短于12小時時,則可提前開花,另外,也可通過調整播種期和摘心時間來控制開花期。
在生長過程中,日溫應保持在18℃,夜溫應達到21℃。另外值得注意的是,百日草忌連作,應適時輪作由于百日草在生長 后期容易徒長,為此,種植者通常采取以下幾個措施加以控制:一是適當降低溫度,加大通風量;二是保證有足夠的營養面積,加大株行距;三是及時摘心,促進腋芽生長。具體操作方法一般是在株高10cm左右時進行,留下2至4對真葉后摘心。要想使植株低矮而開花,常在摘心后腋芽長至3厘米左右時噴矮化劑。對于沒有徒長的苗可露地栽培,如果為了限制其生長高度也要進行摘心處理百日草生長勢強,喜溫暖、干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,也能耐半陰。生長適溫為20~25℃,不耐酷暑,當氣溫高于35℃時,長勢明顯減弱,且開花稀少,花朵也較小。為短日照植物,在長日照(光照14小時/日)下,株高增加,舌狀花較多;在短日照(光照9h/日)下,舌狀花變小而管狀花增多。適應性強,不擇土壤,但在土層深厚、排水良好的沃土中生長最佳。在夏季多雨或土壤排水不良的情況下,植株細長、花朵變小、忌連作。
百日菊側根少,移栽時注意少傷側根。苗高10厘米時,進行摘心,促使多分側枝。生產上為了矮化植株,在摘心后2周,用0.5%比久噴灑,效果顯著。也可應用生長調節物質來調控花期,幼苗期用0.25%-0.4%比久溶液噴灑,可提前開花,花朵緊密;如用0.4%-0.8%比久或矮壯素,噴2-4次,將推遲開花。幼苗期每半月施肥1次,花蕾形成前增施2次磷鉀肥?;蛴?卉友"20-20- 20通用肥?;ê蟛涣舴N需及時摘除殘花,促使葉腋間萌發新側枝,再開花。苗種植株必須隔離,防止品種間雜交,影響種子質量。